老西门街道文庙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汪嘉梁,多年来一直是老城厢里的“大管家”,弄堂里的家长里短,啥事都得管。
去年,随着黄浦成片二级以下旧里改造全面完成,他送走一批又一批熟悉的老朋友,服务重心也转向新建高档涉外小区。他说:无论服务对象怎么变,以“真心”换“民心”永恒不变。
没有“走不进”的小区、“走不近”的居民
(资料图)
汪嘉梁工作的文庙居民区里,除了大家所熟悉的大体量成片二级以下旧里,也有高档涉外小区“复兴珑御”。
高档国际社区中,物业管理能力强、业主自我意识也强,所以此类社区缺少老小区对社区的依赖感与归属感,因此容易造成社区工作开展难的问题。
此前,因为疫情防控,居委干部与业主、居民建立起“有史以来”最为亲密的联系。但进入“乙类乙管”后,这样的亲密如何维系?
汪嘉梁始终坚持,办法总比困难多。“无论在外何种身份,回到家里还是个放松的普通人,总要经历‘开门七件事’,只要居委能帮他们解决问题,就一定能得到他们的认可。”
亲子活动,成了拉近关系的“敲门砖”。去年以来,文庙居委组织了非遗手工、音乐会等多场高品质亲子活动,让大小朋友走进社区积极参与。
同时,汪嘉梁还“超额”服务,为小区业主解决实际需求。“无可否认,这些业主的资源远超我们,但我依然可以为他们提供帮助。”汪嘉梁解释说,“比如有业主想找靠谱的保姆、司机,中介市场上‘鱼龙混杂’,业主也想降低试错成本,熟悉情况的我成了最好的桥梁,几次介绍也得到了业主的充分认可。”
一来二去,业主们发现,居委会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现在他们只要遇到社区事情,自己解决有困难的,都会第一时间发来微信找居委干部。比如,小区里年轻人比较多,晚上经常会开party,被影响的居民会来找汪嘉梁,事情总能被妥善解决。汪嘉梁坦言,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为社区居民服务就做好了“24小时在线”的准备,只要是能为大家办的,他都会不辞辛苦,一件一件用心去做。
团队的努力,也得到了辖区居民的认可,他们也时常会反哺社区。汪嘉梁回忆道:“疫情的时候,复兴珑御在封控区之外,这里的居民在外出配药时会多配点,匀给不便外出的其他人。他们在团购时,也经常会多买一点,送给老城厢里的高龄老人。”
无论是老城厢还是高档社区,在汪嘉梁眼里,都是一样的服务对象。没有“走不进”的小区、“走不近”的居民,只要坚持以“真心”换“民心”,就能将社区工作落到实处。
只要居民需要,我就会坚守一线
自认为“停不下来”的汪嘉梁,时常穿梭在社区的各个角落。不少老邻居、老朋友看到他时,总会说一句,“小汪,你自己要保重身体呀。”
原来,去年5年底,汪嘉梁经历了人生中的一次“大劫”。由于长时间工作,他突发脑中风被送往医院,最终被诊断为部分脑萎缩,左耳神经性耳聋不可逆,声带受损。其实,他在五月初时左耳已近失聪,但他迟迟不愿离岗治疗。
他表示,“这种时候我离开了,会给许多独居老人带来心理压力。确诊也好,无法出门也好,都是可以克服的,但是一旦有心理压力后,很多矛盾情况都会爆发,所以我能撑就多撑一下。”
如今,汪嘉梁的听力依然受损严重,声带也显明显差异,但他却从未后悔当初的选择。“要考验社区工作到底做得好不好,就是在突发状况下、在居民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能够及时出现,能否做到不害怕、不退缩,尽量去帮他们解决问题,这样才是最实际的体现。”
他的付出,居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解封后居民们纷至沓来的感谢信与锦旗、情真意切的鸣谢话语,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与认可。
心有温度,行有力度,汪嘉梁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真心”换“民心”的承诺。“我只是社区工作者中普通的一员,社区工作对我的成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他期待道:“希望看到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工作、社区治理中来,为了同一个目标一起努力,这是我最开心的事情。”
标签: 高档社区
Copyright @ 2001-2013 www.caixu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彩迅新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未经彩迅新闻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 联系我们: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