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百多年前,“娜拉的出走”在西方社会中引起巨大争议。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玩偶之家》是否仍具有现实意义,引发观众的共鸣与深思?今晚回归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的易卜生戏剧代表作品《玩偶之家》(A DOLL"S HOUSE),以新版阵容的再度演绎,获得了现场观众的热议和掌声。
久演不衰 轰动至今
《玩偶之家》是挪威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Henrik Ibsen)首个引起轰动,时至今日也是他最有名、最有代表性的剧本。它与观众共同探讨了这样一个话题:拥有美满的婚姻、可爱的孩子、宠爱自己的丈夫、可以倾诉的朋友……生活,是否就会因此而圆满?
出版之初,由于对当时的欧洲人而言,没有任何事物能比婚姻的契约更神圣,因此《玩偶之家》对婚姻的描写,引起了极大的争议。然而,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却因易卜生“乐于不带偏见地审视社会的精神”而感到振奋。由于娜拉离家出走与传统行为和戏剧惯例的背离,她在离家时砰的一声关上门的行为也已成为该剧的代表。在1905年出版的《打破传统》(Iconoclasts)一书中,美国作家詹姆斯·胡内克(James Huneker)赞誉“那扇砰的一声关上的门在世界的屋顶上回荡。”
1879年,该剧剧本刚出版两周,便在丹麦哥本哈根上演,引起轰动。之后几年,分别在挪威、德国、英国得以上演。“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中国也开始上演《玩偶之家》。1918年《新青年》还特别出版了一个“易卜生专号”,使中国人知道了西方有个女性名叫“娜拉”,她敢于反抗性别歧视并勇敢地离家出走,最终摆脱了受制于夫权束缚的“玩偶”命运。在此期间,鲁迅、胡适、茅盾三位“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也分别从各自的不同角度对《玩偶之家》进行了解读和价值评判,折射出了他们当时对女性解放思想的新思考。
同一经典 全新解读
多年来,《玩偶之家》已成为世界各大剧院争相上演的经典剧目。而上话演绎的这个版本,从2019年底至今也已经走到了第三轮。如果说第一轮是“版本的初步构建”,第二轮是在第一轮基础上的“修剪花枝”,那么第三轮对于导演王欢来说更像是新一轮的审视和发展:比如戏剧关联是否足够缜密?表演层次和人物脉络够不够清晰准确?戏扣得是否无缝?……作为本版《玩偶之家》的导演、剧本翻译兼舞美设计,王欢多角度的参与给了这个剧场作品天然的作者性和更强的整体感。在他看来“每一个时代被重新翻开的《玩偶之家》,都应该有它的不同。”
相比上一轮的舞美设计,王欢在这版中也做了很多调整。特别是在“舞会”的片段,舞台前后更加强烈的灯光对比、更加怪诞诡异的音乐氛围,将奢华的上层社会和贫寒的底层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此外,他还将“城市”的概念带进剧里,于是这个“家”被放回到与自然的变形结合,怪异的交错成一个无奈的互相接受的空间关系。
本轮《玩偶之家》,由在《红楼梦》《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第二性》《作家在地狱》等作品中极具出色表现的年轻一代“实力小花”麦朵饰演妻子娜拉;在《觉醒年代》《浪潮》《心迷宫》等作品中担当重要角色的顾鑫饰演丈夫海尔茂,为观众带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对手戏。此外,由原江苏省话剧院院长、国家一级演员杨宁饰演的阮克医生,来自上话的国家一级演员温阳饰演的克里斯汀·林丹,来自上话的青年演员兰海蒙饰演的尼尔·柯洛克斯泰,来自上话的国家一级演员尤美饰演的安娜,也深得观众人心。据悉,该剧将持续上演到2023年3月19日。
标签:
Copyright @ 2001-2013 www.caixu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财经新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未经彩迅新闻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 联系我们: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