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来这些艺术家都是“江南”的粉丝 笔下水乡多姿彩

时间:2023-04-21 20:41:32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4月21日报道:“居然水中间——近代以来的江南景观美术作品展”于今日在中华艺术宫41米层7-1、7、9、10展厅拉开帷幕。江南,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关注和表现的对象。对于近代以来的美术家来说也不例外,他们无论是否出生于江南地区,凡是在江南驻足过的,无不对江南抱有深深的眷恋和别样的情怀。

展览由中华艺术宫主办,上海中国画院、上海油画雕塑院、刘海粟美术馆、浙江美术馆、苏州美术馆共同支持,同时借展十余位当代艺术家作品,展出表现江南地区水域景观的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影像等作品共140余件。

《渔歌唱晚》 潘鸿海 97×146cm 油画 2004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展览分为“涉水有途”、“观水有法”、“思水有道”三个版块,分别从水的视觉再现、水的形式探索、水的人文思考三个方面,在展示江南水环境多重样貌的同时,呈现艺术家观看方式的转变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诗意关照。  

展览汇集了黄宾虹、贺天健、朱屺瞻、吴湖帆、陆俨少、谢稚柳、赵无极等近现代艺术大家代表性的作品,以及持续关注江南景观的当代老中青三代艺术家作品。这些近现代美术“大咖”和活跃在画坛的当代美术名家,都是江南的“粉丝”,他们用各自不同的绘画语言,传承与彰显着江南景观的持久魅力。

如果只能用一种景观来代表江南,那必然是江南的水域景观。

展览首次聚焦江南水环境,从“景”和“观”两个角度展示近代以来江南水域景观的变迁。一方面呈现了艺术家笔下江南丰富的水域景观,其中有我们熟悉的长江、太湖、钱塘江、西湖、运河、苏州河、黄浦江等,也有不知名的溪流、水道,泉水、瀑布、湖田、荡地,它们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光线下,呈现出多样姿态。

如陶冷月拍摄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江南老照片,以及建国后五六十年代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们在各地的写生之作如《龙华之春》、《古猗园之夏》、《西郊公园写景》、《长春桥秋色》、《扬州瘦西湖》、《普陀烟雨》、《桐庐一角》等,都能为我们了解当时江南水环境提供重要参照。

另一方面,有些艺术家并非直接描绘江南的某一具体水域,展览的后两个版块,则更侧重体现艺术家“观”江南方式的转变。如“留法三剑客”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均受到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但始终无法割舍曾生活和求学过的江南,作品饱含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东方意蕴。而在展览的第三个版块,艺术家“观看”江南的角度更进一步,深入思考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处身其中的水环境的关系、面临的问题以及水景观的意义等,从而形成了观念中的江南水景观。

如今的长三角地区,当代江南景观的构建,在提高城市发展水平的同时,如何兼顾江南原有水域景观的保留,以对抗现代性的过度冲击?展览的最后一个版块探讨了这一问题,展出的20余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中,有自传统文人山水而来的“挪用”再造,有图像与媒介泛滥时代的景观之思,也有现代化进程中人对自我境况的重新审视,探讨着当下江南人与处身其中的水环境新的互动关系。

不得不提的是,一组由AI创作的特别作品将亮相此次展览,策展团队结合当下饱受关注的AIGC技术,围绕传统文人山水画创作生成了一组AI辅助作图的作品。通过技术手段再现中国文人心中的山水,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西方绘画手法进行图像的转译,探讨中西方绘画面对自然的不同观看方式,同时展示当下技术革新对绘画产生的影响,探讨未来景观制造的可能与转向。

展览将持续至6月25日。

标签:

来源:东方网
0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1-2013 www.caixu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财经新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未经彩迅新闻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 联系我们:  291 32 36@qq.com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