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范易成5月13日报道:“一次性柔性冷冻消融针”让肺癌患者无创消融肺部肿瘤,“裸眼3D临床手术显示器”让医生不用戴着3D眼镜也能精准手术,“双极高频电凝及单极高频电刀”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更快实现术后康复……记者5月12日从上海理工大学获悉,近年来学校持续推动医学和工学携手,在医工交叉领域取得了诸多成果。
(资料图片)
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医疗装备创新人才培养“齐头并进”
近4年来,依托医工交叉研究生院,上海理工大学培养了1089名研究生,填补了我国医疗行业中高层次医工复合人才的部分需求缺口。据上理工校长丁晓东介绍,“5年来,80%的毕业生在医疗相关企业就业,这些医工复合人才的输入降低了企业约45%的员工培训成本。”
近年来,上海理工大学整合大学、科研院所、医院、行业企业、金融机构等创新主体的资源要素,先后牵头成立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医工交叉创新研究生院、上海市高端医疗装备创新中心等平台,提升了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产出了新冠病毒及烈性病原致病病毒全自动检测系统、裸眼3D显示系统、紧凑型传染性医废快速消杀技术和设备、全球首款一次性柔性冷冻消融针等医工交叉创新成果。在已经立项的300个医工交叉项目中,已有10项经专家论证具备产业化价值。
在产出具有核心技术价值的原创性成果的同时,学校还通过构建科教融合创新一体化平台、优化双导师队伍、建立全方位人才培养模式等举措,打造出研究生教育改革“特区”,致力于培养有温度、有灵魂的具有医学和工学复合型能力的优秀人才。
“我们一方面融合了不同院系的学科资源、科研力量,推动了医工交叉科研攻关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发展;另一方面,吸纳了高校、医院、企业的诉求,充分利用多元主体的优势资源,为平台提供多维度的科研、人才培养资源供给,实现优势互补多方共赢。”上理工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崔国民谈道。
发挥“医学+工学”双导师科教融合育人作用
对于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而言,仅仅依靠高校单一来源的工学导师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医生在临床中的真实需求是什么?研发出的产品能否在强度、尺寸、韧性、安全性等方面满足医疗需求?这些都需要医生的全过程参与,因此建立一支优质、稳定的“医学+工学”双导师队伍,才能为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全方位的师资保障。
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
据介绍,经过与多家医院的反复磨合,学校在医学导师遴选方面形成了独特机制:由医工交叉研究生院设在医院的工作站与高校组成联合专家组,从开展医工交叉项目的合作医生中遴选符合跨学科研究背景、具有研究生指导经验和意向的医生,通过材料审核、面谈等方式,考量拟聘人的学术背景、创新能力与发展潜质。成功受聘的医学导师通过科研需求对接,与高校工学导师寻找科研合作契合点,组成双导师团队。
在科教融合理念影响下,双导师能通过课堂教学、科研训练、团队指导等方式,以科研指导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在人才培养中优势互补,为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高质量的学科知识供给。
临床场景助力 “跨界”人才培养
如何走出校园,在真实场景下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是培养高层次、创新性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的重点。
材化学院材料与化工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梁坤义就在走近医院手术室后获得了长足的成长。最初,在看到血管支架等医疗器械可以植入人体治病救人时,他感觉很不可思议。基于自己的好奇心和兴趣,梁坤义选择了有关3D打印PEEK(即聚醚醚酮,一种特种工程塑料)植入体的医工交叉方向。
3年来,梁坤义在校内导师和医院导师的共同指导下,边学习边在实战中探索工程应用,所参与的“3D打印拓扑优化下颌骨制造工艺”项目于2022年获得了日内瓦国际发明银奖、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每当了解到新研发的设备或材料在临床应用中取得积极成效,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我就很感慨,也会时刻鞭策自己不要忘记当初选择这个方向的初心,就是要利用专业所学去解决医学临床的工程难题,以科技创新之力服务人们的健康。”梁坤义表示,毕业后自己将在医工交叉机器人领域继续深耕。
丁晓东说:“我们将继续推动‘校企医监研’紧密结合,突破高端医疗设备研发中的‘卡脖子’问题,为国家和上海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出更多的‘跨界’创新人才,以产学研用全链条发展模式推动更多的创新成果转化为医疗技术领域的实际产品。”
标签:
Copyright @ 2001-2013 www.caixu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财经新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未经彩迅新闻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 联系我们: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