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很多药企仅凭一款产品就可以“躺赚”,高枕无忧。当时代的风向变化的时候,这些长期躺在蜜罐里的企业,要么已经安逸太久没有了战斗力,要么仍然活在过去辉煌的幻象当中。
贝达药业曾经也止步不前好多年,但好在,如今幡然醒悟,奋起直追,勇猛的劲头似乎要把失去的时光找补回来。
(资料图)
来源:官网
下滑严重
4月24日,贝达药业发布最新年报,2022年,其总营收23.77亿元,同比增长5.82%;净利润1.45亿元,下降62.04%;归母扣非净利润3025.26万元,下降91.25%。
依靠单品的贝达药业净利润下滑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2022年下滑如此严重,还是令市场倍感意外。主要因素包括:一是药品销量增加导致药品销售成本同比增加1.06亿元;二是2022年股份支付费用对净利润的影响为1.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655.95万元。
贝达药业2022年营收数据
来源:2022年年报
事实上,贝达药业单品独大、青黄不接已经很多年了。
贝达药业作为中国第 一批创新药开发企业的代表,曾经创下了多个第一。其首 个上市产品埃克替尼是中国第 一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是第一个被批准用于NSCLC(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一代EGFR-TKI、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术后辅助治疗EGFR-TKI。
在创新浪潮未来之前,贝达药业躺赚了十余年,仅靠埃克替尼一款产品,就为贝达药业带来了10年100亿的销售收入。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目前上市的EGFR-TKI已经进行了三代迭代,市场占有率上,第一代EGFR-TKI市场份额已经渐渐被挤占,埃克替尼不得不通过降价保持市场份额。事实上,早在2017年凯美纳进入医保目录后,价格就已大幅下降54%,其后又历经多次降价。
2021年6月,埃克替尼的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疗法适应症获批上市,并于同年12月纳入医保,再次降价37.86%,于2022年1月开始执行。于是我们看到,在2022年年报中,凯美纳销量同比增长29.54%,但净利润却未呈线性相关增长。
然而更加紧迫的局面在于,埃克替尼的通用化合物核心专利即将于2023年到期,随着专利悬崖的到来,埃克替尼销售收入或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萎缩风险。
如果用“大势已去”形容埃克替尼,恐怕也不为过。
三代EGFR-TKI市占率演变
来源:浙商证券研报
幸运的是,在2020年底,贝达药业第二款创新药恩沙替尼获批上市。
恩沙替尼是首 款国产ALK抑制剂,其二线治疗适应症于2021年底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于2022年实现快速放量,销量同比增长684.32%;2023年1月其一线治疗适应症通过医保谈判,成为目录内ALK抑制剂唯一国产创新。
但是恩沙替尼无法复制埃克替尼的辉煌。
首先是患者总量不多。肺癌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其中NSCLC约占肺癌的85%,ALK融合蛋白基因在NSCLC患者中的阳性率约为5%,按2020年中国新增肺癌患者92.41万例计算,ALK突变患者仅3.9万人。
其次是竞争者日众。目前,在我国上市的ALK抑制剂总共有三代6款。恩沙替尼与塞瑞替尼、阿来替尼、布格替尼同属第二代ALK抑制剂。2022年4月,辉瑞的全球首 个第三代ALK抑制剂洛拉替尼在中国获批,ALK抑制剂实现了一二三代迭代。另外,截至目前,中国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ALK抑制剂共有12款,恩沙替尼的处境不容乐观。
来源:贝达药业官网
2022年3月,贝达药业首 个大分子药物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商品名:贝安汀)新增多项适应症获批上市,已经开始实现营收。但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在国内已经“卷”得不成样子,只能作为与管线中其他项目的搭档产品,无法寄予重望。
贝达药业面临目前进击无力,后继乏力的处境,其实非常可惜,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其管理层的前瞻性上出现了问题。
尘埃落定
在进入创新药时代以前,贝达药业一直都是中国Biotech学习的模板,“贝达三剑客”的名声十分响亮。
丁列明、张晓东和王印祥于2003年共同创立了贝达药业,在整个中国的大环境还不具备支持新药创新的年代起步,摸索十年把埃克替尼做上市,做成了中国第 一个成功的具有完全自有知识产权的靶向抗肿瘤创新药,其间经历的艰难困苦,闯过的危急险关,不是纸上谈兵的人能够想象的。
然而如果梳理贝达药业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从2005年到2016年,贝达药业除了“躺赚”埃克替尼之外,没有新增任何研发管线。我们无从得知其中的原因,但从三个创始人分道扬镳,我们似乎可以猜测个中缘由。
王印祥于2015年成立加科思,2017年年中从贝达药业离职。
谈起离职原因,王印祥表示自己兴趣比较“海阔天空”,希望做一些超前的研究,而上市公司环境需要严格的公司治理,自己创业可以做自己的事情。
离职之前,王印祥是贝达药业的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如果真要做一些超前研究,贝达药业作为上市公司,融资等各方面不是更加便利吗。另外,他不喜欢上市公司严格的治理环境,为什么后来又把加科思推上市?可见这些都是表面说辞。
截至目前,王印祥仍持有贝达药业3.56%股份。
而另外一位创始人张晓东出走之后,甚至与贝达药业打起了官司,闹得十分不愉快。
2019年,一则关于提起诉讼案件的公告将贝达药业与张晓东之间的纠纷公之于众。贝达药业称,其股东BETA于2014年向贝达药业出具了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函,但BETA实际控制人张晓东及其全资控制的上海倍而达药业正在从事的第三代EGFR-TKI(代号BPI-7711)的研发,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受理。贝达药业在劝说无果之下,愤而提起诉讼。
此后,这起纠纷纷纷扰扰,贝达药业与倍而达药业相互攻讦,互提诉讼,纠缠不休。倍而达药业原本已经快到手的10亿融资也因此被冻结,双方均有损失。
经过近4年漫长的诉讼,最终,在今年3月份,这起纠纷终于落下帷幕。
4月19日,贝达药业发布公告称,经最高院主持调解,贝达药业与BETA、倍而达药业、张晓东于2023年3月7日自愿达成《和解协议》:BETA需赔付约定的补偿款;BETA、倍而达药业、张晓东承诺提交针对贝达药业其他相关诉讼的撤销申请;贝达药业有权享有BPI-7711在中国境内首次实现商业销售之日起至BPI-7711在中国境内首次获批上市之日起满10年期限内约定比例的销售分成。
而贝达药业错过了Biotech最火爆的融资时机,令人叹息。
或许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才造成了贝达药业目前的处境。不过,贝达药业已经深刻地感受到了创新浪潮到来时带来的冲击。虽然过往十余年的时间里错失了发展成为Biophrama的良机,但从其目前的布局来看,从头再来,也还来得及。
奋起直追
2022年,贝达药业新药甲磺酸贝福替尼非小细胞肺癌一线、二线治疗适应症上市申请,伏罗尼布片(CM082)上市申请正在审批过程中,1个新药的海外临床获美国FDA批准(BPI-442096),8个候选药物/适应症临床试验申请获批(贝美纳术后辅助治疗适应症、贝福替尼术后辅助治疗适应症、BPI-371153、BPI-442096、BPI-460372、BPI-452080、BPB-101双抗注射液、BPI-472372)。
目前,40余项在研项目持续推进,其中BPI-16350Ⅲ期临床、恩沙替尼术后辅助治疗适应症、贝福替尼术后辅助治疗适应症等5个临床研究项目/适应症进入临床后期阶段。
贝达药业研发管线
来源:官网
01 贝福替尼
贝福替尼(BPI-D0316)是贝达药业与益方生物合作开发的第三代EGFR抑制剂,有望于2023年内获批上市。
一线IBIO-103研究是一项开放、多中心、随机对照III期临床试验,研究在EGFR突变NSCLC患者中比较口服贝福替尼与埃克替尼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贝福替尼组和埃克替尼组mPFS分别为22.1个月和13.8个月;二线单臂IBIO-102研究显示,贝福替尼治疗一代EGFR耐药患者的ORR(客观缓解率)为67.6%,DCR(疾病控制率)达94.8%,mPFS为16.6个月。
02 伏罗尼布
伏罗尼布是具有全新化学结构的新一代多靶点激酶抑制剂,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生长,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该项目由贝达药业与EyePoint合作开发,已于2022年1月提交上市申请并获受理,适应症为用于与依维莫司联合,治疗既往接受过抗血管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失败的晚期肾细胞癌患者。
伏罗尼布联合依维莫司治疗肾癌患者疗效和安全性II/III期临床研究(CONCEPT研究)结果显示:伏罗尼布联合依维莫司组主要研究指标PFS为10.0个月,显著优于对照组依维莫司(6.4个月);联合组的次要疗效终点ORR(24.8%vs8.3%)和DCR(84.2%vs74.4%,)也显著优于依维莫司单药。
03 BPI-16350
BPI-16350是贝达药业自主研发的一种强效、高选择性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抑制剂。BPI-16350联合氟维司群对比安慰剂联合氟维司群治疗既往接受内分泌治疗后进展的HR+、HER2-的局部晚期、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受试者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目前处于临床III期。
04 巴替利单抗(PD-1)/泽弗利单抗(CTLA-4单抗)
巴替利单抗(PD-1)、泽弗利单抗(CTLA-4单抗)是贝达药业于2020年6月从Agenus授权引进。巴替利单抗作为单药及联合泽弗利单抗治疗宫颈癌及实体瘤的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
05 EGFR/C-Met双抗MCLA-129
MCLA-129是贝达药业与Merus合作开发的双抗,有望与贝达药业其他靶向EGFR的管线产品形成协同作用。MCLA-129正在进行I/II期临床研究,已经开展了EGFR ins20、MET exon14突变、奥希替尼耐药等适应症临床试验,后续有望和贝福替尼联合进军一线。
此外,贝达药业还布局有四代EGFR-TKI(BPI-361175)、首 个国产TEAD抑制剂BPI-460372等。
2022年,贝达药业研发投入达9.7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56%,其中研发费用7亿元,同比增长23.67%。
结 语
从贝达药业最新的研发管线布局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大部分后期项目为License-in。这一策略,可以理解,毕竟在目前青黄不接的状态下,License-in能够达到最快丰富产品梯度的目的。亡羊补牢,犹未晚也。在10亿定增完成之后,在多年纠纷解决之后,或许我们将看到一个步伐更加轻便、迅速的贝达药业。
参考资料
1.贝达药业公告、年报、官网等
2.华创证券、浙商证券研报
3.《拳头产品遭遇同业竞争贝达药业起诉创始股东》,环球网,2019-8-1
标签:
Copyright @ 2001-2013 www.caixu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财经新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未经彩迅新闻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 联系我们: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