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刘辉5月9日报道:第二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今日进入第二天。围绕应急管理、城市安全、安全生产等内容,本次博览会聚焦“全灾种、大应急”,通过多种形式呈现,持续吸引了众多关注目光。官方数据显示,博览会第二日观众人数仍达近2万人的观展规模。
(资料图片)
首日活动上,无论是“钢铁螳螂”步履式挖掘机,还是“战鸿”空中应急指挥机,凭借“大块头”成了现场“人气王”,吸引了大批专业观众驻足参观。进入第二日,博览会便成了各家企业单位“拼内功”的时间。如航空工业、上海建工、隧道股份等EDRR的“新老伙伴”携大批具有代表性的高科技安全应急救援装备和产品持续推荐,同样收获了巨大关注。
记者了解到,在本届应急展上,上海建工集团带来了针对应急管理、装备物资、智慧工地、劳防用品等领域的解决方案。包括项目风险管理平台、应急指挥系统、劳务实名制智能系统、塔吊防碰撞装置、施工围挡监测系统、安全劳防用品等。
相关负责人介绍,例如塔吊防碰撞装置,它是通过安装在塔机的限位传感器收集塔机运行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进行群塔数据通信,数据上传至云平台进行三维立体防碰撞算法计算,从而达到预警、报警、截停动作。
展会上上海建工集团副总裁徐建东认为,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压力巨大,特别是近年来建筑业超高、超深、有限空间、火警等管理难点相对突出,上海要走出一条超大城市治理新路子,需要在安全㓞性城市建设上应急管理先行先试。
他认为一是预防为主,隐患排查常态化,风险点清单化、责任到位,关键是方案精准实施,体现穿透力。二是快速抢险,如何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队伍训练有素、设备精良,关键在于产业链要齐全。三是后评估形成案例,事故反生后以及对同行的经验教训,回顾总结、系统思考、沉浸式解决、举一反三。四是科技赋能是关键,提高实时应急通信、救援现场模拟和数字化决策分析的能力。
同时,应急响应机制的建立和磨合,对于构筑应急抢险产业大协同至关重要。据介绍,隧道股份旗下城盾隧安是一家在应急抢险领域有着多年深耕的专业公司,在实际经验的不断积累中,城盾隧安突破性形成了“2+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即应急救援队伍全城两小时到达,当发生特大险情时,城盾隧安可在24小时内调动全国各区域市场力量开展救援。
“我们在上海、杭州、南京等七个城市设立专业应急救援基地,并辐射周边城市,为各大地铁城市提供定制化应急维保服务,协助城市提升地下空间突发重大事件应急能力和城市韧性。”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应急抢险集装箱就是城盾隧安的“2+24”小时应急机制中一款提升效率的实用装备。
“它集应急抢险、防汛防台、消防为一体,充分利用集装箱空间大、机动灵活性强等特点,解决工程、消防、防汛应急物资设备的运输储备问题。”在施工中应用能及时有效排除安全隐患,最短时间内控制抢险现场险情,避免情况恶化升级。功能集成,运输方便,可搭载于车辆,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全国46个不同项目。在上海等各个城市投入使用,性能在不同项目中不断被验证实践。
除此之外,隧道股份还展示了一批应用于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特别是地下工程应急抢险中的新装备、新“武器”。包含了自载无人机、应急通讯设备与应急智慧大屏的现场抢险救援应急指挥车,可实现救援现场全空间可视化指挥,打通救援现场的“神经中枢”;包含了提升让一线人员作业能力的外骨骼,让施工人员在狭小的地下空间内秒变“大力士”等。
不仅上海本地企业奋力展示应急实力,由巴斯夫、杜邦、3M组成的外企“方阵”也成本届博览会一大特色亮点,3家全球知名的在沪外资企业首次“合体”,共同展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实践成果案例,是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的一大创举,更实现了应急管理的“上海创新方案”。
标签:
Copyright @ 2001-2013 www.caixu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财经新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未经彩迅新闻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 联系我们: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