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东方网记者薛宁薇5月16日报道:距离上海200公里,每日往返来往高铁动车班次近80列,50%以上的企业合作,60%的进出口货物,70%以上的创新研发都与上海有着密切关系……
作为长三角北翼经济增速最快、发展质态最优的地区之一,江苏海安把建设上海卫星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的龙头上海,积极承接上海的产业转移、技术协作,构建起南北循环、跨江融合的互动发展新格局。
研发中心、生产制造区、配套加工区、生活服务区……在海安高铁核心区内的海安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园,各项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据悉,该园区聚焦机器人带动性头部企业打造集研发、生产、人才培养、展示展览于一体的机器人产业集群。为主动嵌入上海产业链、创新链,在深度合作中互利共赢,海安目前已累计引进上海企业投资产业项目近 400个,图灵机器人等一批10 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户投产,并形成了独特的“二期”“三期”现象。
引进投资项产业项目的同时,海安因地制宜建设独特性的物资流通交易平台,全面推动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形成原材料采购、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的全产业链模式。
得益于冷链产业升级助力,海安深挖跨境保税、战略储备、生活物资三大“冷链文章”,加强对沪冷链供应链服务,完善对沪冷链配送网络通道,争取开行铁路冷链班列和跨境冷链班列,以“互联网+冷链物流”,打造面向上海的高端冷链仓库,建设高效率、标准化现代冷链物流集聚区,更好地接轨上海、服务上海。
“我们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全方位融入苏南、深层次接轨上海,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海安市委书记于立忠介绍,目前,海安亿元企业数已超300家,规上工业企业1300余家,工业应税销售超2000亿元,江苏长江以北第一。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0亿元,今年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4.6亿元,增长5.6%。
接下来,海安将紧紧围绕“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积极策应上海新一轮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海安在产业、空间和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构建“总部在上海、基地在海安”的产业分工格局,努力把海安打造成上海对外开放辐射地、产业转移首选地、创新转化集聚地。
标签:
Copyright @ 2001-2013 www.caixu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财经新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未经彩迅新闻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 联系我们: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