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者:贺强(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在上海打造国际一流的河口湿地实验室,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齐备,但也需要厚积薄发的定力和长期攻关的毅力。2018年初,我在美国杜克大学环境学院海洋实验室完成博士后研究,来到复旦大学工作,迄今一直从事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与保护修复研究。正如大自然的缤纷多彩是长期演变形成的,我们的工作就是日复一日地对大自然开展持续监测和研究。有关生态环境的一些重要学术成果,需要长期的野外调查和数据积累,科研人员需要扎实地进行基础研究、长期积淀。2021年,我和团队合作伙伴在国际综合性学术期刊《科学进展》上,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了《外来生物侵蚀滨海湿地保护地的成效》论文,基于云计算平台的自动化遥感解译技术,在国际上首次从大时空尺度揭示了外来植物互花米草对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的生态影响及机制。研究结果挑战了彼时国际业界部分主流观点,也为国家有关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外来生物防治等意见提供了科学支撑,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推荐为优秀成果。
河口湿地保护修复,看起来是个应用性很强的工作,但事实上,由于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是长期发育演化形成的,更需要利用长时序数据开展透彻的基础研究。当时我们使用的是7个滨海湿地自然保护地近30年的样本数据。长时序、多样本数据,特别是第一手调查监测数据,对科研人员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沉住气,等待成果的累积聚合,迎来最终迸发。为更好开展长期基础研究,我们实验室于2021年获科技部批准建设“上海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在这个国家野外台站,更多力量加入进来。详细阅读请点链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关键核心技术,一蹴而就不现实 | 双创青年逐梦上海②口述者:胡雨辰(上海大界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常有人问我,是否曾想过放弃,我会打趣:随时随地。但身体更诚实,自始至终在坚持。所以才有了公司刚出炉的《研发部100轮迭代计划》——两周一次雷打不动的“迭代会议”,我们已开到第100轮。之所以称为“迭代会议”,就是一种主动姿态,超前谋划,以备“未来像大雨,在我们还不及撑开伞时就扑面而来”。2017年,我们3个有数字化建造背景的85后小伙伴,揣着一套人机交互系统,在100平方米的场地开始创业。直白点说,就是让机器人盖房子。创业之初,困惑接踵而至:数字化建造的拐点是否到了?架构往什么方向走,是施工现场直接替代建筑工人,还是改变现有生产组织逻辑,在工厂完成预制建造?我们有过激烈讨论,走过弯路。砌砖机器人、抹灰机等现场施工机器人设备的大规模研发投入,却证明“此路不通”,成了创业路上的学费。迷茫之际,我们三个合伙人也曾在小馆子一醉方休。但清醒后,还是不约而同地坚定:“不能退!我们要做的是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做不可取代的东西,一蹴而就不现实。”
【资料图】
“试错”,让我们了解到机器替换工人的核心痛点——设计生产数据的统一与连续传递,也就是怎么给机械臂录入“说明书”。国内外现有大多数建筑工程落地仍依靠施工图纸,通过碎片化的建筑生产设备协同技术工人,进行半自动甚至是全人工的生产。大到设计与建造落地,小到工厂设备之间,往往存在信息孤岛,难以协同。这倒逼着我们研发通用的工业软件,从而能够连接关于建筑模型从设计到生产的数据,“工业软件ROBIM”由此诞生。酷炫的机械臂是数字化转型“看得见的手”,真正让机器人读懂图纸、手眼并用的“大脑”和“神经”,才是我们“数字化生存”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可借鉴的样本,就得打破壁垒创新。但技术充满不确定性,工业技术尤其需要一步步地沉淀和迭代,耗费大量时间去优化技术、落地场景,提高机器的生产效率。详细阅读请点链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怀揣梦想,勇于尝试“困难但正确的事” | 双创青年逐梦上海③口述者:熊磊(上海思路迪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从考进大学到博士毕业,再到之后的博士后研究,我一直从事肿瘤方面的研究。哪怕创业了,但科研出身的我,骨子里的想法是要创新。我似乎天然就是在新技术的“无人区”,就是要做那些没人做过的东西,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中国是人口大国,疾病负担很重。但是我们相信,通过创新可以把国内沉重的疾病负担变成丰富的临床资源,解决人民群众健康问题,进而为国家、为世界作出贡献。思路迪可能是国内最早涉足精准医疗的创业公司。今天,精准诊疗已经成为生物医药行业的热点,但思路迪并非诞生于风口,我们是在行业还处于非常初期的时候创立的。2010年,我怀揣着用最好的生物技术推动精准诊疗的梦想回国创业。那时,距离“精准诊疗”这个词被发明还有三四年,但我们的战略已非常清晰,颇具前瞻性。
2010年,不只是“精准诊疗”理念尚未被广泛接受,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的创新环境和氛围较之今天也相去甚远,做进口替代是普遍的选择。我们在最初几年寻找早期投资时,曾被很多次问起同一个问题:你们做的方向,国外有没有?如果国外没有或者国外还在初期,你所要做的方向真的有前途吗?那时候,很多投资人并不理解、也不相信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有能力与海外同步创新,甚至在某些领域引领全球创新。因为这个成见,思路迪一度在融资方面遇到很多困难。好在最后,我们还是找到了“对的人”,并且和我们一道坚信,只有创新才是出路。经过13年发展,我们已成为扎根中国、面向全球的精准诊断先行者和领导者之一,拥有覆盖肿瘤全生命周期诊断的业务,包括肿瘤早期诊断、肿瘤伴随诊断、肿瘤动态监测,同时还布局了分子感染诊断等核心业务。以我们即将推出的一款肿瘤早期诊断产品为例,只要抽血化验,就能便捷、高效、低成本地完成卵巢癌的极早期诊断,敏感度接近90%;相较之下,目前传统方法可能会漏检七八成病患。这背后是我们耕耘了8年的外泌体诊断技术,作为目前全球疾病标志物创新的重大来源和热点技术平台之一,我们突破了诸多难点,实现了多个全球首创。我们希望未来能更好覆盖全周期肿瘤,让充满个体差异的治疗变得更精准。详细阅读请点链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0到1”很漫长,坚定不走寻常路 | 双创青年逐梦上海④口述者:王世全(上海非夕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很多人都会问我:什么是自适应机器人?它的确是一个新名词,指的是沿着仿人化技术路线打造的、深度融合工业级力控、计算机视觉、AI(人工智能)等多元技术的通用智能机器人。我和团队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定义了这个科创新名词,它不仅在国内被采纳,也同样被海外机构研报收录。这是新一代机器人。起步的原点在2016年。我们当时对着一块白板展开一场头脑风暴,准备打造理想中的机器人。我们概括了几点:简单易用,安全性高,性价比高。上网搜索发现,市面上符合我们要求的机器人价格都较高,且难以操作。于是,我们就想着跳出原有技术框架另辟蹊径。前路充满机遇,也充满挑战。但我们还是选择在底层逻辑上突破创新,专注于特有的仿人化设计路线。何为仿人?有个词叫“手眼协同”,产线工人的眼睛随便一瞅,就可以通过手的触感摸索,一气呵成做完工作。过去几十年,虽然工业机器人已得到大规模应用,但传统机器人在工作时需要先拍摄环境,有固定轨迹和预设任务,导致工作起来木头木脑,适应性弱。
要改变木头木脑,却并不容易。今天,业界说得最多的是AI“大脑”,但在此之前,我和团队先做了另一个关键“技能点”——为机器人安装“小脑”。人体中,小脑是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用以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和协调肌肉的随意运动,映射于技术能力上,牵涉到整机力控算法,这是一个业界少有人涉足的领域。我和团队花了很长时间对“手”做创新:让机器人的手臂像人一样有灵活的构造,可以靠感觉自发做动作,同时让机器人具备小脑条件反射般的自适应能力,以及“肌肉记忆”,能够像人一样通过学习来增强能力。现在,我们已经能够做到,让机器人只依靠手感就可转动一个小球,还能实现“抗干扰”。通过小脑层的算法,我们突破了“手眼协同”难题。详细阅读请点链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咬着牙也得上 | 双创青年逐梦上海⑤口述者:陈运文(达观数据董事长)当ChatGPT风靡全球时,对于我们专注于文档智能化处理与大数据挖掘的一家科技公司而言,一场漫长而艰苦的“拉锯战”开始了:我们要做自主研发版的大语言模型。早在6年前OpenAI就发布了第一代GPT技术,那时除了学术圈,社会大众少有关注。直至去年11月底ChatGPT正式发布,才像一块石头砸入水中,激起浪花无数。短短数年时间,技术迭代以光速般跨越,撬动整个社会与行业的变革。尽管我们作出了自主研发的决定,首先要做足的是心理建设——从哪里入手才能尽快追赶同行脚步?开弓没有回头箭,咬着牙也得上。这一路都是“黑夜独行”。海外同行没有公布GPT训练过程的工程细节和参数方法这类核心要素,大模型优异的效果隐藏在诸多技术细节里,为了给团队更多知识补给,我们向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的教授们请教,翻阅了许多业界顶尖论文和技术报告。每周技术团队都在反复讨论技术方案,开展各种交流研讨,逐字逐句探究“核心指南”。
同时,硬件试验设备也得跟上。由于大语言模型需要消耗大量的算力与海量的数据,我们采购了一批高性能的科学运算GPU(图形处理器)。这确实是相当大的技术投入,但为了加速国产模型的研发还是非常值得的。除了作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算力平台,大模型的训练还需要巨大规模的训练数据。数据好比智能时代的“石油”。我们投入了非常大精力来积累和提炼文本数据,源源不断地投入模型的训练——这些数据规模比一所大学图书馆所有藏书量都要大得多。我们的研发团队每天都在绞尽脑汁攻克技术难关。训练过程中,有监督的精调技术十分关键,提示词的设计也有技巧。我们尝试了上百次各种有监督精调技术的试验,与各类数据蒸馏加工的技巧,逐步摸索出了一个有效的大语言模型蒸馏和精调方法。测试效果很好,我们越来越有信心。截至目前,公司申请有国家发明专利20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2项,拥有8项国际发明专利(PCT),授权软著200余项。详细阅读请点链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发自主飞控系统,就有了更多主动权 | 双创青年逐梦上海⑥口述者:谢陵(上海御风未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今年3月,对我们而言,那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在位于金山区的无人机基地——御风未来总装试制工厂,2吨级eVTOL产品M1系列首架机第一次以完整姿态亮相。这架飞行器身披黑白涂装,翼展15米,机身10米长、3米高,装有海鸥式舱门,机舱内部是3.5立方米空间,可装载32个邮政1号箱,设计最大载荷500公斤。自去年9月,我们首次对外发布M1以后,已达到可进行地面测试的状态,为下一步首飞奠定坚实基础,适航取证工作也在同步推进。
所谓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主要满足城市内、城市间的短途飞行需求。相对直升机来说,eVTOL飞行器机械结构简单、动力多冗余、噪音低、零碳排放、智能化程度高、安全性好,制造和运营成本更低。我们测算过,在同样安全水平的情况下,eVTOL每小时运营成本为直升机的15%甚至更低。正因这些优势,国内外一众巨头跑步入局eVTOL赛道。希望在该领域,上海科技企业能代表中国参与国际竞争。我的手机里珍藏着一张照片,拍摄于2015年。在办公室里,我正和首席技术官刘十一博士讨论“什么样的飞机构型是性能代价最小的垂直起降固定翼解决方案”。经过计算仿真和分析,我们第一次提出“可收放旋翼式垂直起降固定翼”构型设想,并认为其可在有限的电池能量密度条件下,实现垂直起降以及最远航程。随后,我们着手制作原理样机。那时候条件很艰苦,两个人既要画图、画电路板、写程序,还要通过网上找加工、买元器件,尝试把产品做出来。最终,我们开发出自己的飞控软硬件,在产品几十万小时的实飞过程中持续积累数据,进而优化算法和逻辑。有了完全自主的飞控系统,后续在产品路线选择、安全指标、成本控制、研发效率等节点上,我们就有了更多主动权。这些要素决定了未来产品的竞争力。详细阅读请点链接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标签:
Copyright @ 2001-2013 www.caixu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财经新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未经彩迅新闻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 联系我们: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