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热文:上辈子积了多少德,才能过上牛郎织女的生活

时间:2023-04-12 17:00:21

本文原载于凤凰网。谢谢凤凰网给了这篇文章好标题,并让阿竹这个月多了罐罐。

原文:“双英”出行,为何马英九的流量是蔡英文的数倍?

https://news.ifeng.com/c/8OrqI3xNaj4


(资料图)

前言:

我是受到马政府时期两岸政策之故,能来到北京读书。身边也认识不少那时期赴台交流、读书的陆生。讲起马英九,两岸都多有褒贬,但我非常认可他在两岸交流上所做出的努力。

本文因为作者有点粉丝滤镜,所以也采访了在大陆的台湾老师、和台湾记者朋友等。作者写文都受限于同温层(比如我真没认识台湾三立新闻、自由时报的记者)。但我和身边的人都尽量理性地做出自己的观察和分析。希望收到各位读者的理性交流喔~谢谢。

2018年5月,已卸任的马英九去台湾政治大学演讲,有学生举手发问“执政时期的您和蔡英文比,哪一位比较优秀”?马英九回答,“噢,要看哪一方面,跑步我比较优秀”。

近五年后,马英九来到“早就想来”的大陆,蔡英文也启程,途中与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会面。“双英”再次被比较,也折射出当前台海局势下台湾的“战略亲美、试图和中”。

在马英九行前,两岸民意的反应倒是一致:“他去/来大陆干嘛?有什么用!”

台湾之“无用”,在于今年是大选年,认为这对选举无用,大陆网民之“无用”主要认为对两岸未来没用。暂且先放下有用与否的争论,马英九此行倒出乎不少台湾媒体人的预料。

行前被低估的马英九

直白说,马英九在行程之前、以及刚到达之初,是被不少媒体人低估的。在马英九刚落地上海之时,台湾最热门的新闻仍是一只从游乐园出逃、结果不幸死亡的东非狒狒。

但往后几天,马英九的热度上升。一位立场截然与国民党相反的媒体朋友惊诧地跟我反馈,“马英九的流量出奇地好,反而是蔡英文,除了见麦卡锡的相关新闻热门一些之外,流量差马英九一大截”,她就职的媒体更非“亲蓝”,因此这数据超出她原先预估。

就网上讨论度来看,马英九的不少新闻在台湾各媒体下超过千条留言,远比蔡英文相关新闻的留言数多。台湾铭传大学广播电视学系老师杜圣聪发布的“双英”网络声量分析图,自3月27日后马英九的流量是蔡英文的数倍。(马英九是27日来到上海,蔡英文是29日出访。)

图自脸书@杜圣聪

(杜老师发表文章的时间早,图表的时间未撷取到蔡英文与麦卡锡会面之时间,因此在此补上google三月中到四月马英九和蔡英文台灣用戶的搜索热度对比。可以发现,蔡英文的此行热度紧跟蔡麦会的前后时间,约在蔡麦会的前一天蔡英文流量反超。如下图。)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蔡麦会由于是闭门会谈,外加发生时间与台湾有时差,台湾媒体推送的不多,也并没有太出乎于大家预料的亮点。有台湾记者朋友认为,台湾和美国都有意低调一些。

并且,蔡英文此行性质不同于马英九,没有太多“花絮”可以剪,台湾偏绿媒体亦有不少马英九此行的小花絮。马英九的热度也有不少来源于这类花絮短视频。

诚然,马英九的讨论度来源于这次来大陆,去除扫墓之外亦有对两岸关系的相关表述,这在台湾社会产生讨论(和负面留言)。

但以台湾的生态,能产生千条留言讨论,代表民意对中国大陆、两岸关系有相当程度的关注,这对两岸来说总比“毫无感觉、不闻不问”具有更正面的意义。

相对之下,台湾对蔡英文美国行的舆论反馈,也折射出台湾对美国的态度——“美台友好”自然该喊,但民间预期美方也不会给出多具体的承诺。于是,此次蔡英文与麦卡锡见面,关注“陆方反应”的新闻,比会面本身具有更高讨论度。

在当前台海局势中,对台湾而言,美国的态度有比较强的可预测性(所谓“美国帮台湾”,大致也就是对台军售)。对从小到大习惯于“与西方打交道”的台湾执政菁英而言,大陆是更大的不确定因素。

台湾媒体上有一则热门讨论是,大陆对马英九在两岸关系上的发言为何能“容忍”?台湾对于大陆政治的好奇和不明究里,亦是此次马英九获得不小流量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不少人猜测马英九会获得一面倒的骂声,但从结果上来看,比起一面倒无脑胡喷,更多的是对“未来两岸关系该如何”之辩论。

而马英九此次祭祖行,一方面激起台湾民意的讨论,另一方面更向世界展现出了台湾的另一种姿态。

“战云密布”下的柔和

当前西方主流媒体谈起台湾,只剩一句“会不会变乌克兰”、甚至有“台湾,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之杂志封面,2024年台湾大选的主题更已围绕“战争与和平”。当各国媒体一再将乌克兰的标签贴在台湾身上,台湾人的心情,就成为最被忽视的一块。

台湾民众一方面厌倦于美、台学者“台海若打仗,台湾危险矣”的老调重弹,比如将佩洛西访台事件各种娱乐化。另一方面,民进党《全动法》一出立刻掀起“青年上战场”的争论。社会一方面感觉台海可能有战争,另一方面又不相信两岸真的能发生战争——当前国际舆论、媒体和政治人物共同构建了台湾人这种矛盾心态。

“加入西方阵营”的标签已经牢牢贴在台湾身上,诸多主流媒体上看见台湾的“反中”,刻意忽略台湾另一派对两岸交流的诉求。马英九的大陆行,或多或少告诉国际社会——台湾亦有部分“可能不小”的声音对两岸和平,有强烈期许。

这样的声音会因为政治正确少被看见,但一直未消失。

随着台湾与美国2024年大选相继到来,两岸关系可能进一步恶化。西方眼里的台湾最大价值是遏制中国大陆的“前哨”,但两岸关系,远非西方世界想象的那样两极。

马英九之行,有人嘲讽成效微弱,但在这样战云密布的时刻,这何尝不是两岸政治人物共同向世界展示出的、柔和的声音?

马英九的遗产,延续至今

当然,仍需要客观看待未来的两岸关系。中国国民党之“中国”心存在于马英九心中,然而国民党的部分年轻一代,如今也难以免俗地以“中国”二字取代“大陆”。

习马会时马英九的声明最后,引用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言。纵有功过褒贬,大陆对马英九执政八年为两岸交流所做出的贡献,充满肯定。

别忘记,已对台湾未来无太大决定权的马英九,仍在两岸交流中留下了遗产。

2011年,台湾宣布承认大陆41所大学学历,往后又不断扩大承认其余院校。从那时到现在、以及疫情阴霾过去的未来,又会有多少台湾学子来到大陆?

也有许多大陆年轻人,曾到台湾旅游和学习,留下一辈子的回忆,未来也有更多大陆学生有望赴台湾院校担任交换生。这些,都是马英九时期政策的延续。

马英九此行也短暂“作客”综艺节目《声生不息宝岛季》,湖南卫视的Youtube在3月16日上传了该节目第一期,一周后的观看量超过百万,堪比同样在台湾有知名度的《明星大侦探》。

这些种种,再再都是马英九时期强调的“民间常来常往、促进两岸青年认识对方”之延续。

七十多年来,两岸在政治上走向不同道路,但周周折折,台湾仍是与大陆在文化和诸多生活饮食习惯上最为相近的地方。近年社交平台使两岸文化高度影响对方,也促成越来越多撇除政治之外的“民间大融合”。两岸关系短期不乐观、但长期来看仍有希望。

回到今年的台湾政治,马英九大陆行,可说是大陆再次将“九二共识”,透过马英九的到来,抛给台湾社会。从大陆的角度而言,是又一次展现维持两岸和平的诚意,与对台湾民间的善意——但从台湾的角度而言,很难如此解读,更可能不会接住这颗球。

展望未来,一位台湾学者跟我分享他的期许:惟愿马英九大陆行,不会成为两岸关系的一次“回光返照”。

最后,不论台海局势未来如何,我都想珍惜自己的这片园地。或许当下两岸友好交流的善意作用微薄,但作为老百姓,还是希望有些事情,有做比没做好。谢谢读者朋友的阅读。

标签:

来源:台北女孩看大陆
0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更新

  Copyright @ 2001-2013 www.caixu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财经新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未经彩迅新闻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 联系我们:  291 32 36@qq.com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