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
很多人都听过这首《兰花草》,但或许并不知道,这首诗原名《希望》,出自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胡适之手。而胡适与兰花的缘分还要从他的故乡——宣城绩溪县上庄村说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
胡适肖像
图源:网络
上庄人钟爱兰花,位于适之路28号的胡适故居就是一座处处有兰花的建筑:门口的石额上镌刻有“兰蕙书屋”四个字,庭院里还种有一丛丛兰花。安徽资深媒体人胡跃华介绍:
胡适的父亲对于兰花更是情有独钟,他还专门请徽雕大师胡国宾给家中四面的窗棂隔扇都雕刻了兰花图案。所以胡适从小就耳濡目染,对兰花也有一种独特的感情。
△
胡适故居
图源:网络
因此,兰花也自然而然成了胡适记叙、吟咏的对象。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高举“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的大旗,提倡浅显易懂的白话文。他还尝试发表白话诗歌,主张有什么材料就作什么诗,因此他的很多作品都取材于生活小事。
△
钱玄同手抄《文学改良刍议》
图源:网络
1921年,胡适从朋友处得到一盆兰花草。他精心照看,期待花开。但从夏天到秋天,兰花草却连个花苞都没结。秋意渐浓时,失落的胡适将兰花草搬回房中,写下了《希望》这首小诗:
我从山中来
带得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
希望开花好
一日看三回
望得花时过
急坏看花人
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
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风回
祝汝满盆花
全诗语言质朴,却包含着充沛的情感。胡跃华说,胡适实际是借兰花表现自己的精神追求:
当时胡适正处在新文化运动的风口浪尖,遭到了各种顽固势力的抵制和非议,但他始终抱着乐观的心态。所以他在诗的后面有这样一句,“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
如今,人们来到绩溪上庄,能否在丛丛兰花中看到那终生追求民主与科学的先生的身影?又能否在徐徐微风中听见百年前传来的对新文化、新民众的召唤?如果可以,不妨用大白话向他问好,这是最好的告慰!
沿途旅行线路推荐
胡适故居
龙川景区
导航目的地:
绩溪县瀛洲镇龙川村
龙川景区是走访古韵绩溪的第一站,这里历史悠久,穿行其间,如同穿越时空,这里有享誉“木雕艺术殿堂”“江南第一古祠”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胡氏宗祠 ,以及盛明时期的石牌坊、徽派石雕的典型代表奕世尚书坊。
棋盘村
导航目的地:
绩溪县上庄镇棋盘村
棋盘村又叫石家村,村子始建于元末明初,是北宋开国元勋石守信的后代石荣禄所建。据说是因当年石守信与赵匡胤交情很深,结为棋友,所以后人在建村时就以房屋、街道、溪流为元素组成纵横有序、方正整齐的棋盘式村庄。村内道路分为三条横街,九条竖街,错落有致、道道相通的巷道犹如棋盘格子,象征着棋盘上的纵横线。每栋房子犹如一枚散落的棋子,在同沧桑的世事对弈中日复一日地“缓缓落子”,打发着与世无争的时光。
绩溪博物馆
导航目的地:
绩溪县华阳镇良安路100号
这是安徽省最大的县级博物馆,也是一座融合学术性、知识性、文化性和娱乐休闲的地方历史综合性博物馆。馆址坐落于老城区中心地段,原为老县政府旧址,同时还是老县衙遗址。在绩溪博物馆这个完全当代的城市博物馆中,大家仍然可以看到庭院、街巷、天井、游廊、假山、水岸,体验与以前生活传统的紧密通联,还可以看到灰瓦、粉墙、青石、圆门、瓦窗、虎头滴水,但它们都已被用现代的方式重新演绎和转化,是全面了解、生动体验绩溪历史文化的重要基地。
三雕博物馆
导航目的地:
绩溪县曹家井路39号
这座博物馆是依托绩溪周氏宗祠建立起来的,也是省内第一座三雕博物馆。在这里你可以近距离观看徽派木雕,这些层次丰富、具有故事情节的雕刻作品,可以瞬间吸引你的注意。此外这里的徽派石雕作品非常丰富,有花鸟,也有墓道上的石翁仲。同时,圭角望柱、栏板都是雕刻的重点,可以拍照留念。
01.
线路一:
龙川景区——绩溪博物馆——三雕博物馆——
胡适故居
02.
线路二:
胡适故居——棋盘村——龙川景区
/////
指导单位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
长三角旅游推广联盟
承制
长三角之声
标签:
Copyright @ 2001-2013 www.caixu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财经新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未经彩迅新闻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 联系我们: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