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一次班干部竞选活动中,一名性格内向的女孩因为紧张导致说话不流畅,被同班两个同学起绰号为“大舌头”,并长此以往受到排挤孤立,导致她害怕开口讲话,甚至不敢去学校上课。5月8日,基于这一场景设计的“拒绝学生欺凌共建和谐校园”松江区级教学展示课在上外松外小学部上演。值得注意的是,这堂课是由班主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道德与法治专职教师共同探讨的智慧结晶。
课堂上,上外松外小学部道德与法治教师王馨从两段发生在校园里的学生欺凌情景剧切入,引导学生正确区分欺凌与冲突,明确学生欺凌的定义和手段。此外,分组角色体验也走进课堂,学生在扮演欺凌者、被欺凌者与旁观者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欺凌的危害性,并由此展开“头脑风暴”,为被欺凌者出谋划策。
在随后展开的“聚焦学生欺凌的‘跨学科’对话”主题论坛上,有教师提到,学生们在课间玩游戏时,有的学生经常扮演“被抓捕对象”。“长此以往,扮演‘被抓捕者’的学生会不会处于‘被欺负’的状态,班级会不会衍生出‘故意欺负他人’的潜在因子呢?”班主任教师舒揽月提出自己的困惑。
对此,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杨丹丹坦言,学校心理咨询室确实接到过类似的咨询,比如:有一个男孩曾因情绪问题来到咨询室求助,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深入了解后才知道,原来是同学的恶作剧让他感到不舒服,因此与几位同学发生了冲突。令男孩更加苦恼的是,他在班级里没有较为亲密的朋友,当冲突出现时总觉得孤立无援,从而陷入无助、孤单的情绪旋涡,甚至经常担心被欺负。“表面上看是各种类型的摩擦问题,但深入了解会发现,不少摩擦事件都是学生心理需求的折射和表现,这就提醒教师应该防微杜渐,通过主题班会、心理讲座等教育活动,降低此类事件发生的风险。”杨丹丹建议。
学生欺凌是威胁校园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小学高年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摩擦增加,法律和纪律意识薄弱,自我保护意识缺乏,摩擦很容易演变为欺凌。上海市特级正高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天山学校副校长季晓军介绍,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有一个单元的主题是“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阐释重要的民事权利,引导学生形成对欺凌行为的认知和防范意识。他认为,预防学生欺凌的跨学科教育教研活动,融入了心理与主题班会元素,是“大思政课”课程建设的题中之义。松江区已成功申报为上海市“大思政课”建设实验区,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大中小思想政治一体化建设,而跨学科的“大思政课”课程建设无疑是一次大胆尝试。
观摩聆听了这场道德与法治、心理、班会跨学科教研活动后,不少教师深受启发。上外松外道德与法治专职教师石东岳说:“过去,我对‘大思政课’的理解,大多停留在从纵向实现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一体化贯通,观摩了这堂展示课后,我觉得‘大思政课’更要注重学科联合,挖掘各个学科中的思政元素,共同打造良好的育人生态。”
附件:标签:
Copyright @ 2001-2013 www.caixu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财经新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未经彩迅新闻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 联系我们: 291 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