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逾期未还,莫先生不停接到骚扰电话和短信,短信称他“涉嫌金融诈骗罪”。此外,还有人多次打电话到其所在公司。
莫先生质疑,自己到该公司只有一年,“他们是如何知道我公司的?”莫先生还表示,他希望协商还款数额,但未达成一致。
(相关资料图)
该网贷平台第三方合作公司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否认曾发骚扰短信、打骚扰电话给莫先生的公司,并拒绝透露公司名字。
该借贷平台则向澎湃新闻表示,会与客户协商延后还款时点,并妥善管理第三方服务公司,在服务态度和工作方法方面加强约束,严格执行既有服务策略。
债务人莫先生收到的恐吓催收短信。
消费者投诉
莫先生说,2018年11月23日,他从一家网贷平台借款20000元(分24期),还款方式为等额本息,2020年5月23日,他进行了第18期还款,合计还款本息22622.4元。
莫先生称,此后,因为疫情原因,他无钱还款,一直逾期。
还款记录显示,前18期,莫先生每期还款1256.8元。2020年6月23日,第19期到期,应还本息变为936.8元,莫先生从这一期开始逾期。
因为一直逾期,每一期都有违约金。截至2023年2月27日,莫先生剩余总待还金额为10239.2元。
莫先生称,自从违约后,他经常接到催还款电话和短信。他称,近三个月,基本每隔一天就会收到一条短信,如“有关你恶意逾期案,于调解期内未履行清偿义务,已构成恶意欺诈的基本事实,立案材料整理完毕,请本人和家眷配合相关部门核查”,“今明两日相关传票和诉讼副本法律文书欠款合同,发往身份证户籍地村委会,村委通知家人”等。
还有短信假冒开庭信息,如“莫某某因涉嫌金融诈骗罪,审理时间:2023年2月22日10时,距开庭不足24小时,请做好诉前准备,传票今日将送达原账单地址,若缺席出庭拒不归还,桂林市法院将作出败诉判决,处1年以上刑责并处2-5万不等罚金,诉前调解回Y退订T。”
“打电话和发短信不算什么。”莫先生说,对方还多次往他公司打电话。
其提供的截图显示,2022年10月3日,有同事发微信:“办公室的电话快被骚扰电话打的想拔线了,全是找莫某某的。你问问咋回事?服了,一个早上不停打办公室座机。”
“我到公司只有一年,他们怎么知道我公司的?”莫先生说,电话是和网贷平台合作的第三方公司打的,自己有些工作要高空作业,弄得工作都没心情。
莫先生称,一直没还钱,一是自己经济困难,二是觉得利息太高。
公司同事通知莫先生遭到催收骚扰短信轰炸。
企业回应
莫先生说,后来,他致电网贷平台客服,表示愿意还款,但需协商还款金额。在这之前,多次都是第三方公司工作人员和他谈,双方一直没有谈妥。
莫先生提供的录音显示,2023年2月15日,他致电网贷平台客服,提出希望和其公司工作人员协商,而不是和第三方公司人员协商。
此后,自称是该网贷平台贷后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致电莫先生,称需要莫先生将剩余本金5436.97元还清。对此,莫先生不同意。后者表示,最低可以减免到5000元。“多一分不要你的,少一分也不行”,该工作人员说,这个减免是系统定好的,打再多的客服电话也没用。
双方最终未达成一致。
2月27日,澎湃新闻致电前述第三方公司,接线者表示,他们确实是和上述网贷平台合作的第三方公司,确实处理过莫先生的事情,但其否认公司曾发恐吓短信给莫先生,以及给莫先生公司打骚扰电话。其拒绝透露公司名字。
该借贷平台则向澎湃新闻表示,会与客户协商延后还款时点,并妥善管理第三方服务公司,在服务态度和工作方法方面加强约束,严格执行既有服务策略。
北京市京哲律师事务所温爱律师指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实施“软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软暴力”是指行为人为谋取不法利益或形成非法影响,对他人或者在有关场所进行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足以使他人产生恐惧、恐慌进而形成心理强制,或者足以影响、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影响正常生活、工作、生产、经营的违法犯罪手段。
温爱律师认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若催收机构通过编造借款人涉嫌犯罪的短信,恶意骚扰借款人公司等“软暴力”手段催收,足以使他人产生恐惧、恐慌,严重影响他人正常工作、生活,破坏社会秩序,该种催收行为是法律明确禁止的违法行为。
温爱律师呼吁,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完善对于催收行业的监督管理。从事催收行业的工作人员也应当约束自我行为,遵守行业规范,合理合法催收。
标签:
Copyright @ 2001-2013 www.caixun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财经新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18864号-1
网站所登新闻、资讯等内容, 均为相关单位具有著作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未经彩迅新闻网书面授权,请勿建立镜像 联系我们: 291 32 36@qq.com